使用 RedisRaft 构建强一致的 Redis 集群¶
本文由黄健宏翻译自 RedisLabs.com/blog ,首发于 blog.huangz.me 。
正在开发中的 RedisRaft 是一个开源的 Redis 模块, 它可以将多个 Redis 服务器用作一个单一容错且强一致的集群来运行。 顾名思义, 这个模块基于 Raft 的共识算法并且使用了一个实现该算法的开源 C 库。
RedisRaft 为 Redis 和 Redis 生态系统带来了新的强一致性与严格的序列化部署方案。 新模块使 Redis 与 Redis 现有的客户端、库和数据类型一起在需要高可靠性和一致性的超越缓存(beyond-cache)的场景中使用成为可能。
RedisRaft 的由来¶
RedisRaft 始于 Redis 5 发布之前的一个实验性的“副项目”。 至于 Redis 模块这一特性则从 Redis 4 开始引入, 它可以通过模块的方式实现新的数据类型和命令。 我们想探索我们能够将 API 扩展到什么程度, 并使用模块以更激进的方式扩展 Redis 。 但我们也希望最终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—— 一个可选的强一致的 Redis 。
RedisRaft 集群能够提供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跟 ZooKeeper 、 Etcd 等常见的可靠数据库存储处于同一水平。 简单来说, 在 RedisRaft 中:
已确认的写入保证会被提交并且永不丢失。
读取将始终返回最新的已提交写入。
正如人们预期的一样, 提供这种级别的一致性可靠存储带来了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折中。 在 RedisRaft 中:
客户端操作依赖于集群节点的消息交换,它们将受到网络延迟的影响。
写入必须在完成之前刷新到磁盘上,它们会受到磁盘 I/O 延迟的约束。
只有在大多数节点都正常运行、健康并且能够相互通信的情况下,集群才是可用的。
RedisRaft 的工作原理¶
一旦 RedisRaft 模块被加载到 Redis 中, 它就会接管集群节点之间的通信、Raft 日志或快照的复制、持久化等工作。 Redis 核心不会察觉到这一点, 它就像是一个没有启用集群、持久化和复制特性的独立服务器。
设置一个三节点 RedisRaft 集群就像启动三个 Redis 服务器一样简单,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执行以下命令, 载入 RedisRaft 模块:
redis-server --loadmodule /path/to/redisraft.so
接着, 执行以下命令能够连接到第一个服务器并且创建 Raft 集群:
10.0.0.1:6379> RAFT.CLUSTER INIT
OK 989645460313dd2ddb051f033c791222
之后, 我们可以执行以下两条命令, 将另外两台服务器加入到集群里面:
10.0.0.2:6379> RAFT.CLUSTER JOIN 10.0.0.1:6379
OK
10.0.0.3:6379> RAFT.CLUSTER JOIN 10.0.0.1:6379
OK
访问集群¶
在设置好 RedisRaft 集群之后, 我们就可以向它写入数据:
10.0.0.1:6379> INCR counter:1
(integer) 1
收到回复表明写入已经被复制到不少于半数集群节点(在我们的情况下是2个节点), 并提交到它们的持久化存储中。
Raft 基于强领导者(strong leader)概念, 这意味着所有客户端操作都应该发送至领导者节点(leader node)并由它发起。 在本例中, 我们的客户端确实连接到了领导者, 但集群领导力是动态的, 客户端不一定知道谁是领导者。
在一个跟随者(非领导者)节点上尝试同样的操作, 会产生这样的响应:
10.0.0.3:6379> INCR counter:1.
(error) MOVED 10.0.0.1:6379
客户端可以捕捉这个错误, 并按照指示重新连接至领导者节点, 然后重新执行命令。
但是, 如果我们不想修改现有的应用程序怎么办? 幸运的是, RedisRaft 也可以被配置为自动为我们处理这个问题。 通过启用 follower 代理模式, 我们可以让集群节点自动将请求转发给领导者, 并在其可用时提供回复。
10.0.0.3:6379> RAFT.CONFIG SET follower-proxy yes.
OK
10.0.0.3:6379> INCR counter:1
(integer) 2
这种做法要简单得多, 但是由于访问非领导者节点会产生额外的网络跳数, 所以对延迟和网络负载都会有影响。
改变集群¶
在设置集群时, 我们实际上进行了三种不同的操作。
在一个节点上创建集群。
添加了第二个节点。
添加第三个节点。
RedisRaft 集群的配置并不是静态的, 在集群创建之后并且处于活跃状态时, 我们可以随时往集群里面添加或者移除节点。
假设现在我们需要替换第三个节点, 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入一个替换该节点的新节点。 注意, 为了避免集群和宝贵的数据在数据迁移期间处于退化的冗余状态, 我们需要”先添加新节点,再移除旧节点“, 而不是”先移除旧节点再添加新节点“:
10.0.0.4:6379> RAFT.CLUSTER JOIN 10.0.0.1:6379
OK
接下来, 我们查找随机分配给我们第三个节点的 ID 。
redis-cli -h 10.0.0.1 --raw RAFT.INFO | grep 10.0.0.3
node2:id=1739451728,state=connected,voting=yes,addr=10.0.0.3,port=6379。
last_conn_secs=3537,conn_errors=0,conn_oks=1。
然后将第三个节点删除:
10.0.0.1:6379> RAFT.NODE REMOVE 1739451728
OK
RedisRaft 的发布状态¶
作为 RedisRaft 开发工作的一部分, 我们一直在与 Kyle Kingsbury(又名Aphyr) 合作, 使用Jepsen(一个测试分布式系统安全性和正确性的著名框架)分析和测试 RedisRaft 。 到目前为止, 这次合作已经形成了一份已发表的分析报告。
虽然仍然处于开发当中, 但 RedisRaft 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已经到位。 目前, 我们正在为第一个预览版而努力, 预计几个月后就会推出。 至于正式版(GA)的 RedisRaft 则会以 GNU AGPLv3 和 Redis 源码可用许可证(RSAL)双重许可证的形式发布。
Tip
如果你对 Redis 感兴趣, 那么请不要错过我即将推出的 《Redis入门与实战》以及其他 Redis 书。